龟背竹叶子灰斑(龟背竹叶片有白斑)
龟背竹叶子发黄怎么办:叶子发黄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1、环境突变导致龟背竹叶子发黄: 环境突变的原因,土壤、温度、湿度和光照突然变化太大。龟背竹原为寄生性植物,发达的根系为肉质根,对土壤的疏松透气性要求较高。粘性及微粘性土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根系的生长。若土壤透气性不好或长时间不换土,就有可能会引起土壤板结,影响龟背竹的呼吸作用,从而使龟背竹生长不良,叶片变黄。 解决办法: 家庭盆栽龟背竹,栽培土可用熟黄土2份,蜂窝煤灰1份,鸡粪1份拌制的混合土。这样既能保证龟背竹的盆栽用土的透气性还能满足生长所需的肥料要求。 2、浇水过多导致龟背竹叶子发黄(水黄): 水多会引起龟背竹的烂根现象,这种情况会引起龟背竹的黄叶现象。 解决办法: 龟背竹要定期浇水,一次浇透,保持盆土表面稍干燥,空气干燥时,向环境和龟背竹叶片上洒水。 3、长期缺水导致龟背竹叶子发黄(旱黄): 水少会使植株缺水而生长不良,这情况会引起龟背竹的黄叶现象。 解决办法: 定期浇足量的水 4、暴晒导致龟背竹叶子发黄(灼黄): 将龟背竹放置在强光下,强光照射会引起龟背竹的叶片灼伤而变黄。 解决办法: 龟背竹在夏季要注意遮阴。 5、空气干燥导致龟背竹叶子发黄: 空气干燥时会引起龟背竹叶片的闷黄。 解决办法: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也可以将龟背竹白天放室内观赏,晚上搬到室外。 6、阳光不足导致龟背竹叶子发黄(缺光黄): 龟背竹耐阴,但是长期将龟背竹放置在荫蔽环境下,会影响光合作用,而使叶片变黄。 解决办法: 最好给龟背竹晒些散射光。 7、温度过低导致龟背竹叶子发黄: 龟背竹的生长适温20~25℃,冬季夜间温度幼苗期不低于10℃,成熟植株短时间可耐5℃,低于5℃易发生冻害,引起龟背竹叶片变黄。 解决办法: 冬季需对龟背竹的根部进行适当保暖,以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但不要把龟背竹直接放在暖气片上或空调旁边。 8、龟背竹长期缺肥导致叶子发黄(缺肥黄): 铁是植物合成叶绿素所必须的原料,如果土壤或肥料中铁元素不足,就会影响龟背竹合成叶绿素,从而引起叶片失绿变黄。 解决办法: 因缺铁而引起叶片发黄,应施用矾肥水或喷施0.1—0.3%硫酸亚铁溶液。 9、病虫害导致龟背竹叶子发黄: 龟背竹灰斑病又名叶枯病,为龟背竹的常见病害。发病严重时,能引起叶片枯死。通常室内温度偏低或受到烟熏、虫害后发病较重,该病多发在老叶上。 解决办法: 防治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控制室温,不宜过低。及时防治害虫,剪除病叶或叶片的病组织,集中销毁。药剂防治可喷洒0.5%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 龟背竹容易患哪两种病害?1.灰斑病 (1)症状特征 该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开始多从叶缘伤口入侵。病斑为黑褐色,扩大后呈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内为灰褐色,边缘黑褐色。后期病斑连成一片,腐烂干枯。上面产生出稀疏的黑色粒状物,即是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如图33)。 图33 龟背竹灰斑病 (2)防治方法 及时摘除病叶并烧毁。并防虫养护。发病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2.锈病 (1)症状特征 初叶片两面现针尖大小黄色小点,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至砖红色疱斑,圆形、近圆形,后期疱斑开裂散出锈色粉末。严重的锈斑布满叶面,致叶局部或整叶变黄,以致枯黄脱落,使植株长势减弱。茎部也会染病,产生类似于叶片的症状。 此病多发生于南方,随苗木调动向北方地区传播。病原菌以夏孢子和冬孢子两种形式越冬。借气流以夏孢子反复侵染。植株摆放过密、湿度大时,发病较重。 (2)防治方法 精心养护,及时清除病叶。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新星乳油6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连喷3~4次。 我想问一下,我家养的龟背竹的叶子从最外边有些黄(黄的里面有些黑),这是怎么回事有以下几种可能:(1)龟背竹忌烈日直射,不耐寒。盛夏应放在室内或荫棚下,不能放在阳光过强的阳台上,否则,易造成枯叶,影响观赏价值。 (2)龟背竹喜潮湿,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春秋浇水每日一次,夏季早晚各一次,天气干燥时,需要向叶面喷水,以保持空气湿润。冬天3--4天浇一次水。每隔7--10天用与室温接近的清水喷一次叶面。 (3)有可能是病虫害。龟背竹灰斑病:多从叶边缘处开始发病。叶片受害后,病斑初为黑色斑点,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状。边缘黑褐色内灰褐色。发病时,用70%托不津1000倍液或0.5%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 龟背竹叶片起斑点?龟背竹长黑斑的原因很多,若是温度变低引起的,需要适当增加温度;若是养分不够引起的,需要增加养分;若是光照不足引起的,需要增加光照;若是根系太旺盛引起的,需要倒盆并剪去多余根须。 一、增加温度 1、原因:它是非常怕冷的,只要房间内的温度一出现不稳定时,它的叶子就会首先表现出病态的样子。尤其是温度突然变冷时,叶子最容易发黑。 2、解决方法:此时,要及时将发黑的叶子剪掉,防止传给其它叶片,之后将它搬到暖和的地方养即可。如果这样还不够的话,可以找来一个塑料薄膜将它罩起来,保温效果也不错。 二、增加养分 1、原因:在它生长时,需要消耗很多的养分,如果没有满足它,那它的叶片就会因为营养不足而开始发黑。 2、解决方法:虽然它不会开花,但要及时的给它施加肥料,时间为2个月一次最佳。这样叶子很快就会恢复过来的。 三、增加光照 1、原因:虽然它害怕被太阳暴晒,但也需要经常晒太阳,不然就会让叶片开始发黑。 2、解决方法:在太阳不是特别大的时候,可以将它放在太阳下,让它经常晒太阳,这样叶子就可以进行光作用,获取需要的营养,那叶子就会很快恢复绿色。 四、倒盆并剪掉多余根须 1、原因:有时候,因为它的根系生长速度太快,就会让叶片缺少养分,也是会让它的叶子发黑的。 2、解决方法: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就要给它进行倒盆了,在倒盆时注意不能伤害到根部,之后将多余的根须剪掉,并重新栽种,这样它很快就会恢复健康了 龟背竹叶子为什么发黄 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龟背竹叶子发黄是因为气温忽高忽低或缺乏一些营养元素引起,为生理性病害。春天及秋末冬初无供暖时气温不稳定,加重这种病害的发生;也可能由于铁、钙、镁等元素的缺乏引起。 该病使龟背竹叶片上出现极多的黄色斑块,影响生长及观赏。在龟背竹叶片上出现形状多变、大小不等的黄色斑块。老叶、新叶上的症状都很明显,新叶一展开就布满黄斑。由于光合作用能力差,植株生长势弱。 解决方案:龟背竹喜温暖湿润,较遮阴的生态环境,忌强光暴晒与干燥,不耐寒,在中国多行温室栽培,用于布置大厅、居室。生长适温为20-30℃,15℃停止生长,越冬温度为5℃。春、夏、秋三季生长过程中保持盆中有充足水分,冬季微潮,减少浇水。耐空气干燥,冬季室内加温后最好经常清洗成熟叶片。 扩展资料: 龟背竹又名蓬莱蕉,团龙竹,电线兰。 栽培原则: 喜光,但应避免夏日中午的直射光。光照越多,叶子越大,裂口也就越多。龟背竹非常强壮,也很耐阴,可以在相当暗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0-25℃,冬季12℃即可。最低温度为5℃。空气湿度为60-70%。 生长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盆土中等湿度。假如冬季植株所处温度较低,浇水量也应下降。可经常用微温的无钙软水或雨水喷淋叶面,或用海绵擦洗,但冬天应停止。 6月以后,每2星期施一次肥。养分不足时,叶片会长得很小。气生根如长入土中,即可吸收养分,因此可利用部分气生根来增加吸收面积。 每年换盆。盆土为一般盆栽土。盆稍大一些,排水需良好。如作图腾柱式栽培,气生根应缠在裹棕的柱子上,以利吸收养分。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龟背竹生理性叶斑病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植株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龟背竹 龟背竹病害?龟背竹种植时可能发生哪些病害? 灰斑病:灰斑病,多从龟背竹的叶尖或叶缘处发病。叶尖先出现黄绿色小斑,后逐渐向内扩展。叶面上的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状,灰色或灰褐色,边缘的颜色较深。常常相邻几个病斑连接在一-起,形成不规则枯斑。发病后期,病部上面着生黑色小颗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此病是由真菌,喜林芋大茎点菌侵染引起的。病菌主要在病叶上越冬。在温室内莳养龟背竹,可常年发病,尤以8~ 11月病情较重。夏秋之间病菌传播速度快,侵染次数多,病害发生较普遍。此病多发生在老叶上。 防治方法:(1)及时剪除病叶集中销毁。(2)发病初期,喷酒50%退菌特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龟背竹花叶病:龟背竹花叶病,发病初期沿叶脉出现褪绿小斑点,后扩展绿与黄绿相间的花叶状,发病严重时新叶变成畸形,植株矮化降低观赏价值。此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的。该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多,而且通过枝液接触以及园艺操作等均可传播。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秋后及时剪除病枝,清除病源 ,秋后及时落叶集中烧毁。除病枝清除病(3)月季展叶时,喷洒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4)发病期间尽量减少喷水,以免弄湿叶面为孢子侵人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5)铲除杂草,注意田间卫生,减少病毒侵入来源。 龟背竹叶缘枯焦病:龟背竹有时因养护不当,管理不营引起叶缘枯焦,这是种生理性病吉其主要原因是一些花友未能掌握龟背竹原产热带雨林中,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忌强光直射直晒,怕干旱和寒冷的生长习性。在养护中,夏天放在室外强光下,受到强光直射,极易造成叶尖叶缘枯焦;冬季放室内养护时,由于北方冬季室内空气干燥,也易使其出现上述症状。冬季室温低,龟背竹生长缓慢,需水量较少,若此时浇水过多,盆土太湿,易造成烂根黄叶.也容易引起叶缘枯焦。此外,冬季受到冷风直接吹袭,叶缘也容易枯焦其至整叶枯黄脱落。只要根据上述龟背竹的生长习性,采取相应措施,精心养护,便可是免此病的发生。 栽培技术 栽培土壤与施肥:盆栽土壤通常用2份园土,2份黄沙,1份厩肥配制成培养土。上盆后需放在荫棚内养护,生长期每隔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此外,还可用0.1%翠姆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10天左右喷施1次,以利叶片生长,可使叶片增长,增厚,提高亮度。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每天淋水1次,并多次给叶面和地面喷水,保持较高空气湿度。同时经常喷洗叶面,使叶面保持清新翠绿。入秋后,需控制肥水,保证安全越冬。 换盆与修剪:龟背竹管理粗放,通常每隔2年结合翻盘换土1次,11月移入温室过冬,通风保湿,以免蚧壳虫危害。龟背竹为大型观叶植物,茎粗叶大,定型后,茎节叶片生长过于稠密,枝蔓生长过长时,注意整株修剪,力求自然,美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