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月明中秋很是思国怀远时
新华时评:月明中秋,很是思国怀远时 新华社济南10月3日电 题:月明中秋,很是思国怀远时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又是一年月圆时,你是否得偿所愿归家赏月?寒暑交替,对多数人来说,此刻是团聚的好时光;对异乡的游子,此刻很想听到熟悉的乡音;对坚守的劳动者,此刻是无声的付出与守望。万千思绪凝练成很强烈的情感——思国怀远。 文脉悠长、思接千古是中秋节无法磨灭的文化印https://dxb.120ask.com/记。从“仰头望明月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到“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千百年来,“月明中秋”早已融入血液、化入思绪,成为存于个体的文化基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庭与团圆,更是人们心中很柔软的部分。吃月饼、赏桂花、拜月赏月,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点点滴滴无不寄托人们对远方家人的思恋,对亲朋https://dxb.120ask.com/好友的祝愿。这也成了中秋节很本真、https://dxb.120ask.com/很淳朴的情感内涵。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中秋时节更带有收获的喜悦。“秋”字本就带有禾谷成熟收获的意味。人们尽可能回家团聚,何尝不是一次年中总结。当青岛的海水稻迎来收割期、“风云四号”卫星打磨15年终成利器、“刷脸取钱”迈入现实生活,每个人都是这些科技成果呱呱坠地的时代亲历者,更见证着一个*、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每一个脚步。 四季轮转如梭,如今的中秋被赋予更多内容,表达方式也丰富多彩。但是,中秋节的主题https://dxb.120ask.com/不仅限于口腹之乐,此刻闲暇难得,何不翻几首诗词、看几篇旧章,去感受“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交错与历史情怀。日常生活本已琐碎,不妨给思想以羽翼,换个维度发现生活新的意义与喜悦。 欢聚时刻,我们也不能忘记,有些人已无无私奉献,继续书写一代人的无悔征程。这才是中秋节延续至今并将延续下去的很大意义。 |